1、我国建设部为了引进推广透水沥青道路新技术(沥青乳化剂),在建城{2004}98号、建科{2006}61号建城{2007}21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:“建设透水和减噪路面”,“应用新型道路吸声材料、透水材料,建设减噪透水路面,改善城市‘热岛效应’,控制城市噪声污染。”“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,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,植树造荫。铺装底面尽量采用透水透气的环保型材料,提高环境效益。”
2、2004年,交通部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,对透水沥青道路的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做了简要的阐述。
3、2012年,住建部颁布《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》
4、由于国家交通部和建设部及时的正确的政策引导,在本世纪初,日本、美国的透水沥青道路新技术很快传入我国。背景奥运会、上海世博会、深圳大运会、杭州市、上海市等率先在市政道路、高速公路等城市主干道、次干道、支路的新建和改建的工程大量采用。特别是杭州市,为了推广这项新技术,2005年还专门下发文件,并率先从材料品质现则、设计规程、施工工艺、验收等制定了具体的规范要求。目前。杭州市所有新建和改建的市政道路,不论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,支路全部采用低噪音透水沥青路面铺设。